自负会更受“好身份”青睐?
来源:热点聚焦网 【 】 阅读:

   [导读]人们是如此频繁地自负——他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极具天赋、交际娴熟、工作能力出众。
    94%的大学教授认为,自己的研究高于平均水平(从统计学上来说,这几乎不可能)。这种现象其实在很久以前就被研究,并且已经得出结论:人们是如此频繁地自负——他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极具天赋、交际娴熟、工作能力出众,但事实是,这个自认为的“我”远胜于真实的自己。现在的问题是,自负情绪为何无处不在?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副教授卡梅隆·安德森(Cameron Anderson)看来,社会地位的诱惑促成了自负情绪的滋生。卡梅隆·安德森与其他多位学者共同撰写的一项全新的研究报告称,“我们的研究发现,自负帮助人们获取社会地位。相信自己优于他人的人,即使不够出色,仍然在社会阶梯中被赋予更高的地位。因此,是获取更高社会地位的动机刺激了自负情绪。”

    安德森说:“这项发现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充分认清一个长久以来的谜局——为什么自视甚高风险很大,自负情绪却如此普遍。此外,这些发现告诉我们,在组织架构中,无能之人通常会超过更有能力的同事先行获得提升,原因之一,是在组织中人们容易被他人的信心所左右,即使信心的展示被赋予了更大比重。”研究者开展了三组实验,以实测为什么人们会变得自负,自负如何成为提升社会地位的代名词。

    在第一组实验中,研究人员调查了项目团队中242名MBA学员,要求他们察看一个“贴片”,这个贴片上有一长串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书籍和诗歌,看罢后他们要鉴定知道或者了解的对象。参与者并不知道某些名字是虚构的,所以,结论是挑出更多“贴片”的人更加自负,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拥有超越真实水平的、更多的知识。

    学期结束的调查中,那些自负的个体(即实验中认识最多“贴片”的人)在各自小组都获得了最高的社会地位。要重点注意的是,小组成员并不认为这些人高于同事的地位是因为自负,而只是单纯地觉得他们出类拔萃。“这些自负情绪看上去没那么自恋,最自负的人被认为是最受喜爱的。”安德森说。

    第二组实验试图发现使自负的人显得有才干的一些行为类型。在实验室环境中,一组人负责抓拍视频,诸如肢体语言、说话音色、参与度等行为。视频显示,那些自负的个体说话语气自信、经常发言、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答案,与他人共事时显得冷静从容。自负者表现出的能力,比有真实才能的人看上去更令人信服。“这些重要的参与者并不讨厌,他们没有说,‘做这个我真的很在行。’相反,他们的行为更加微妙。他们仅仅是更多参与任务,表现得更舒适。”安德森说道。

    最后一组实验,是让参加者阅读两个故事中的一个,然后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主角,评价自己的一些能力,如批判性思维技能、智力水平和团队工作能力等。第一个故事用简洁平淡的口吻,讲述一个人丢失钥匙并寻找钥匙的过程。第二个故事,讲述一个人在某家著名的公司获得了一份工作,这个工作有很多机遇,包括获得快速晋升、更多奖金。与阅读“找钥匙”故事的读者相比,那些阅读新工作故事的人(这刺激了他们对地位的欲望),对自我技能和才学的评估完全高于第一组。第二个故事介绍的工作情节,大大提高了阅读者对于社会地位的欲望,这表明,对社会地位的“欲望”鼓励人们更加自负。

    许多个人对自己的才能有信心,即使他们缺乏真实技巧和能力。报告建议,组织将会从心平气和地对待个体的信心中受益。信心可以是一个人真实才能的标志,但通常不是一个很好的标志。

责任编辑:热点聚焦网
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版权隐私|网站地图|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聚焦网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