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红军精神 三会村发展产业助农增收
来源:热点聚焦网 【 】 阅读:

(上接01版)

伤愈后,部队早已北上,沈元江决定徒步出发追赶。他沿着雅砻江往上游走,最终走到德格县中扎科乡附近,当地一座寺庙收留了他。沈元江在寺中养马打杂,一住就是3年多。其间,他结识了当地藏族女子泽仁卓相,两人成婚,定居在中扎科乡同鸠村。

上世纪60年代末,沈元青之子沈映连偶遇当年和沈元江一同参军的老红军何仕新的儿子,他称沈元江在翻越夹金山时负伤,很可能就留在了原地。

沈映连尝试写信给甘孜州政府,请求帮助查找沈元江的下落。没想到,真就找到了。此时,沈元江已融入当地生活,更名为西施呷根。

时隔近40年,沈元江终于和故乡的亲人取得联系。但沈元江1974年因病去世,没能实现回到家乡的愿望。

在亲属的帮助下,2016年9月14日,沈元江的外孙女四朗拉西回到了苍溪红军渡,回到了外公故乡的土地。这一刻,沈元江“等待”了83年之久。

莫冬明告诉记者,因为这位老红军,苍溪县五龙镇还和德格县中扎科乡正式结为友好乡镇,两地在脱贫攻坚和汉藏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展开了合作。

红军精神激励三会村发展产业助农增收

发扬当年红军精神,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如今的三会村可谓是大变样:从土地撂荒近半、产业以粮油为主,到龙头产业带动、庭院经济全面开花;从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到越来越多的“凤凰还巢”。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1.4 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42.6万元。

只有产业能兴村,这是三会村村民们的共识。村党支部先争取到了土地整理项目,在全村建起1200余亩猕猴桃园,引入龙头企业入驻,并建立了“一折两保+分红”股权量化分配机制,保障了农户与企业双方的利益。

借助村里建园区带来的机遇,村民王显德回乡当起了“老板”:建起了年出栏生猪1200头的养殖场,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流转90亩土地,种上黄金梨和猕猴桃,更为他家“锦上添花”。

三会村党支部书记淳正森介绍,为了让家家户户都实现增收,村支部多番研究和论证,最终确定了“大园区+小庭院”“一主多辅”的发展路子。

村里引进了罗汉果、雪莲果种植项目,还与北京大学合作建立“猕猴桃套种罗汉果”课题的院士工作站,先后发展套种园300亩和雪莲果种植150亩,2018年实现产值500余万元。

“旅游资源是我们的一张王牌。”淳正森介绍,近年来,该村累计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依托龙吟谷、狮吼岭等地域特色景观,建成骑游道4.5公里、游步道18.5公里,高品质打造“树尖上的餐厅”4处,民宿酒店4处,年均接待游客超3万人。

在产业发展方面,三会村还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扶持基金。每年,村里拿出部分集体经济收入支持群众发展实体经济,有效激发了群众发展产业的激情,米豆腐加工、小龙虾养殖等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促进一二三产业相融合,村里将农产品、手工艺品等统一包装后,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园区实体店出售,帮助村民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

责任编辑:热点聚焦网
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版权隐私|网站地图|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聚焦网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