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薇) 到大医院看病最头疼的是什么?排长队、挂号难?日前,自治区人民医院针对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非诊疗”环节排队多、等候时间长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持续优化就医流程,大大提高诊疗效率,单日门诊量突破万人次的同时,实现就医体验更便捷、舒适,候诊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左右。
8月1日11时30分,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市民王童带着孩子来到儿科门诊,他预约的专家号时间为11时30分-12时,在护士台刷了就诊卡后,在等候区坐了不一会,电子大屏上就显示出孩子姓名,他立刻带着孩子进入诊室看病了。
“我在微信公众号上选择自己方便的就诊时段提前预约,这无疑将原本用来排队的时间节省下来了。”他轻松地说道。微信“掌医”一个账号最多可绑定五张就诊卡,如有亲友遇“头疼脑热”需要挂号,一人操作就可。
记者在微信上搜索“新疆人民医院”公众号,绑定身份信息和就诊卡后,功能栏内的“掌上医院”可见到不少功能服务选项。其中包含了在线缴费、退费、查看检验检查报告、门诊和住院账单、分时段预约挂号等功能。此外,一周时间内各科室出诊专家的出诊信息、号源余量、预约时间等一目了然。
“手机已成为老百姓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工具,医院上线和持续完善"掌上医院"功能,医护人员及志愿者积极主动向患者推荐讲解和指导使用,让以前需要在窗口排队完成的预约挂号、缴费退费、费用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等"非诊疗"环节在手机上直接完成,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就医时间,避免患者往返多个部门、多次排队等待,患者候诊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左右。”自治区人民医院门诊部副主任李冬梅介绍,截至6月底已有7万余名用户注册使用该平台。7月8日,日门诊量破万人次,是该院建院85年来首次,近一个月的工作日门诊量均稳定在每天万人次左右,而门诊并未因人数增加出现扎堆拥堵或候诊过久现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分时段预约和减少“非诊疗”排队环节,无疑起到最大限度利用时间、空间的关键作用。
对一些突发不适,现场就医的患者来说,医院各楼层设置的自助机就成为有力的“好帮手”。记者随机选择一台自助机,刷就诊卡后便可即时选择要挂号的科室专家,一旁还有志愿者“一对一”提供现场咨询服务和帮助。
“医院开展多种方式的分时段预约挂号服务,提供多元化、精细化的医疗服务,如:不断增加专家出诊,开展医技专家门诊、亚专业专病门诊、多学科疑难病会诊门诊及特需诊疗服务等。在门诊大厅运用电子屏滚动播放专家信息和就医指南,"晓医"机器人耐心回答患者的问询,运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轮椅、充电宝、储物柜等共享服务。”李冬梅说,自治区人民医院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通过满意度调查、医患沟通和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收集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意见建议,以问题为导向,找差距,抓落实,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多措并举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品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