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学英语能有什么用?
你无法保证以后你的孩子会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
你出国旅游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报团,再下载一个翻译软件!
你没想过让孩子出国,更没想过移民,学英语能有什么用?
“英语是一项废物技能,一个翻译软件就搞定,学英语是思想上的自我矮化......”

还没等小编开始反驳,娱乐圈“纪委书记”王思聪就坐不住了,上来直接开怼:9012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翻译软件能翻译出文化吗?


当然,他们都搞错了一点:学英语不是为了出国,不出国的穷孩子不需要学英语。
但是这两个阶层之间的互怼,却告诉我们一个事实:
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于他过往的阅历和眼界。
01
花千芳来自辽宁农村,初中毕业。毕业后以打工、养鸡、种玉米、写网文为生,他从这些经历中无法感受到英语带来的好处。
所以花千芳认为,英语一点用都没有。

王思聪,曾在英国名校留学,目前经商,他的朋友和生意伙伴很多是外国人,他常常要用到英语。
所以王思聪认为,英语太有用了。

除了“英语无用论”,社会上也不乏“读书无用论”、“学历无用论”、“数学无用论”等等。
有网友评论说,“无论什么时候,鼓励底层放弃求知都会收获一片掌声!”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今年的两会上也出现了英语教育无用论,英语选修化的建议。
讽刺的是什么?提出弱化英语教育提案,认为英语教育无用论的是宇华教育集团的董事长,而这个集团的起家,是郑州一个双语幼儿园。

所以大家可以猜想一下,假设英语无用论被国家所认可,国家取消了英语课,社会上大多数英语培训班也开始关闭。
那有钱家庭呢?还可以选择双语幼儿园,报名昂贵培训班,为孩子出国留学作打算;
普通家庭则会继续秉持着“未来用不到英语”,国家不提倡英语,干脆就不学了的态度……
这样,我们可能每天都能看到王首富和花作家这样两极分化的世界天天互撕了。
小编忍不住想在这里跑一下题:
这个社会,永远遵循着二八法则(20%的人掌握着这个世界80%的财富,80%的人掌握着20%的财富)。
大部分80%的人,身处于井底而不自知,甚至还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无用论来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
而20%的人,会努力抓住无数个让自己翻身,让自己成功的机会,逃离出这口无知的深井!
最终,这两类人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02
那什么样的人更需要学习,更需要英语?
不正是80%普通家庭的孩子吗?因为有机会学习英语,学好英语,才能走出无知区域,了解外面的世界,才能有机会提升自己的格局,让自己成为那20%的人。
所以,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所谓的无用论。
按照他们的逻辑,我们日常买菜更用不到什么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聊天也用不到文言文,化学、物理、生物和地理更是不可能产生什么投资回报。
如果直接把“有用”当做是否决定学英语的衡量标准,那么孩子直接上完幼儿园就可以辍学了。
因为你会发现,你上学时学到的大部分知识,都已经还给了老师……

德国的教育宣言说道:
教育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培养他们思考和判断能力,以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学英语的目的,其实是创造可能性。
是为了让受教育者,未来有可能做翻译,有可能做精算,有可能写文章,有可能做编程,有可能从事科学研究……
而如果你一开始就相信了英语无用,那么你会发现自己压根就没有这些工作的选择权。
一位网友的经历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高中时,他不想学英语,结果大学毕业后他发现,最喜欢的工作都需要外语,现在后悔莫及。

蔡康永曾经说过: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所以,不要总是抱怨为什么马云能创办阿里巴巴,为什么比尔盖茨能成为世界首富,人生所有的机遇,都在你全力以赴的路上!
没有人甘于平庸,甘于贫穷,谁都想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学好英语可以让孩子的人生有更多的选项。
所以,为了以后不让孩子陷入绝境,没得选择,现在的我们一定要逼着孩子努力拼一把。
当其他同龄孩子还在吃喝玩乐,相信“英语无用”时,你都用来学习,现在开始,永远都不晚。
03
写在最后:
二十多岁了,我确实是蔡先生口中那个还不会游泳,英语也快忘光了的人,听着身边的同事和外教老师侃侃而谈才发现,自己的人生错过了太多太多的精彩。
年少时,总认为自己学的东西没有用,就不去学,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自认为的用不上,只是没有达到能用到的层次而已。
如果当初,我能够听父母的话,学好英语,是不是现在也可以有看世界的能力,以及走出去的勇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文章来源搜狐教育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