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小学生,性别意识萌生,男女生互相开始“嫌弃”。对他们来说,情书是一个敏感又新奇的话题。骆倩云是杭州市青蓝青华实验小学的一位班主任。她带的503班也出现了“情书”。
不过,她不仅没有遮掩,反而还大大方方点评起来,甚至教孩子怎么写好一封“情书”。最后还成了促进全班学习的一桩好事。
【情书玩笑掀起风波】

一天中午,骆老师像往常一样查看班级卫生,刚踏进教室,就接到了“投诉”。“骆老师,骆老师,张同学开玩笑写情书!”一个女生大声报告。话音刚落,周围的孩子立即跟着响应,抢着把情书送到骆老师手边,看来“受害者”不少。
写情书的孩子颇有“小计谋”,纸条末尾署名分别是班里不同孩子,只可惜熟悉的字迹暴露了身份。收到情书的同学判断出,这一定是小张同学的恶作剧。虽然恶作剧立刻被识破,但在班里还是引起了风波。

“五年级的孩子其实已经有了性别意识,班里的男女生开始会互相‘嫌弃’。比如前几天下雨,我让没带伞的男女生合撑一把伞,结果男孩宁可淋雨跑出去,也不想和女生一起撑伞。”骆老师表示。

骆老师一直想找合适的契机,和同学们聊聊青春期的话题,坦诚布公才是上策。骆老师决定将计就计,让同学们从语文角度分析“情书”,孩子们立刻找到了一堆“槽点”——“老师,我觉得小张写得太肉麻、太俗气,没有水平,字数也太少,文笔不咋地。”和骆老师预期的一样,孩子们纷纷摇头。

骆老师以此为教育的开端:“请你任选你身边的老师、父母、同学、朋友其中的4位,向他们表达你最真挚的感情,800字。”
800字对五年级的小张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当天征得家长同意后,骆老师放学陪着小张,留在教室写了一个小时的“情书”。
第二天,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小张写的“情书”。这次情书写得密密麻麻,写到了父母和老师。

“……您对我说,不要天天留下来做‘留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我订正完要回家时,您打了个哈欠,我知道您很想睡了,而您却陪我到这么晚……”
听到写给语文老师的这段时,小张居然慢慢低下头,若有所思。其他孩子听着,似乎也被打动,脸上的笑容慢慢褪去。

大家的注意力慢慢开始转向学习和阅读中,渐渐忘记了掀起班级风波的“情书”,而且成就了一件促进学习的好事。
“成长道路上总会有类似的小插曲,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充满思想的个体。”骆老师说,“教育孩子的过程很长,我们要多些从容、多些包容、多些温度,善待孩子成长路上的‘小错误’,在他们心中多埋下情感和希望的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