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一段“小女孩训家长”的视频迅速走红。视频中,小女孩像大人一样,“语重心长”地教育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最后小女孩还说,家长应该用文明的语言来骂人,比如用古诗名句……里面的金句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能不能用文化高一点(的句子)来骂人呢?你不会用好的句子、名句来骂人吗?不会用古诗来骂人吗?为什么总是用那些粗话啊什么的来骂人呢?我都可以用古诗来说服别人,你呢?只会嗷嗷嗷喊。”

看完这段视频,网友们纷纷称赞小女孩有理有据、让人信服!还有人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诗”,想试试怎么用古诗文批评别人。


有家长感慨:不会四书五经、唐诗宋词,都不敢教育现在的孩子!
02
说起古诗词和文言文,很多孩子的第一反应都是:看不懂,学不会,不爱学!但这是中小学语文必学必考的内容,而且全面推行“部编本”教材之后,古诗文的比例大幅增加,这可怎么办?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明白了学古诗文的意义之后,兴趣自然就会上来了!家长可以试试告诉孩子下面这些内容:
古诗文不只是语言,还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常驻嘉宾康震老师曾说:“学古文就是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维方式和语言艺术来看问题。”
《论语》中,孔子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敦敦教诲;《易经·象传》中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远大理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李白的豁达人生“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句子和诗词,这些难道只是枯燥的语句堆积?不,这里面蕴藏着无穷的乐趣和人生的智慧。
古诗文是钥匙,可以打开中国历史文化的大门
曾经有一位外国汉学家说:“你们中国人太幸福了,随便一个受过文化教育的人,都能大概读懂2000年前的文献,这在英语国家是不可能的,英语国家许多人现在看莎士比亚时期的东西都看不懂。”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是记音的,音会不停地变,一变就看不懂了,而中国的文字是记意思的,稍微教一教就能明白。
古诗文就是打开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钥匙,孩子只要学好古诗文,就能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别人还羡慕不来呢,年轻一代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的优势呢?
古诗文能提高审美层次,修炼内在美
被称为“中国罕见的知识分子型音乐人”的李健,就很喜欢在节目中说几句古诗文或者成语,因此也深受观众喜爱。
因为古诗文惜字如金,是精美的文字,也是说话的范本。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用上几句古诗文,孩子的文化素养是不是会让别人刮目相看?

03
古诗文的学习之路虽然很艰难,并且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和训练。
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诗文是汲取无数古人的智慧的关键钥匙,想到这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孩子学好古诗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