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盘点丨教育公平、中小学减负依然备受关注
来源:热点聚焦网 【 】 阅读:

2018年是教育行业发展不平稳的一年。政策密集调控、资本遭遇寒冬,教育行业各赛道发展起起落落。减负、教育公平、普惠幼儿园等话题也成为了全民热议。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开启我国现代化教育建设新篇章。

基于过去的发展历程以及新的发展阶段,今年两会的教育议题将会锁定在哪些领域?亿欧教育盘点了今年两会教育领域相关议题,提炼了几大关键词。

关键词:教育公平

2018年,“冰花男孩”、“一块屏幕改变命运”等教育公平话题引起全民热议。教育公平也成为了今年两会的热门议题。

有代表、议员指出,乡村教育是我国整体教育发展的“短板”,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突破点。新的发展阶段下,乡村教育的建设产生了新的变化和问题。比如,建乡村寄宿学校或小规模学校,能否解决上学难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能否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面对乡村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今年两会报告指出,我国要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乡村教育条件的改善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实施。

其次,欠发达地区职教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备受关注。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地方政府要按规定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虽然教育经费开始向职业教育倾斜,但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建设还有待完善。目前,职业教育经费落实不到位问题依然存在。各地生均拨款经费差异显著,不仅体现在省域之间,也体现在一个省内不同地区之间。完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提高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的统筹层级和管理也是今年两会有关教育公平的议题之一。

关键词:中小学生减负

去年的两会上,减负可以说是代表、委员最关注的议题之一。

2018年教育部联合其他部委,对校外教培机构、学科类竞赛进行了综合治理,培训乱象和竞赛乱象有很大改观。减负可以说是2018年的教育工作主题。

但是,我国中小学生的负担并没有真正得到减轻。相反,舆论对减负、治理奥数培训等还有所反弹,认为一味的校内减负增加了学生家庭的负担。有教育从业者认为治理奥数培训、竞赛影响了我国学生的特长发展。在此情况下,减负下一阶段的具体措施和方案设计,亟需商讨。

今年两会对于减负的持续关注,也表明了减负的重要性。减负已进入关键期,在各种减负措施都已经施行后,学生的负担还没有减轻,就必须花力气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动真格的改革。减负的贯彻落实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事关我国社会力量培养,自2010年至2017年持续有利好政策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增强民办院校的办学活力,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满足社会部分岗位人才需求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重点议题。

民办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落实好支持社会力量办学政策,充分释放民办高职的办学活力非常重要。有代表委员建议,应扩大民办职业教育院校办学自主权,让民办院校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调整办学资源,增强办学活力。同时,加大民办院校政策扶持,给予其公平待遇。政府可以对在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学习的学生给予补助津贴,同时对他们采取技能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为其成长成才提供平台和保障。

今年两会报告指出,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这对职业教育发展是极大的利好。

关键词:婴幼儿照护

根据调研,上海现有托幼机构很难满足2—3岁年龄段幼儿的需求,全靠政府保障不切实际,必须更好发挥社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力量。但是办托幼机构的社会关注度太高,责任太大,很多机构和单位的法人都不敢也不愿担责。幼托市场发展陷入瓶颈,幼托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

今年,关于幼托制度健全问题受到两会关注。如何做好监管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幼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如何把控?托育机构服务水平如何提高,如何制定标准?相关问题引发热烈讨论。

今年两会报告指出,婴幼儿照护事关千家万户。要针对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的新情况,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加强儿童安全保障。这对从事托育服务的企业是重大利好消息。托育市场今年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

2018年学前教育领域相关政策频发,学前教育备受关注。有代表、议员表示,结合过去一年的调研,学前教育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普惠园的建设和发展、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等。

今年两会报告指出,要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这表明政府将更加公平地对待公办园和民办园,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迎来好时期。

另外,优质幼师资源缺乏也是学前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议题。有代表建议,要提高学前教师待遇,让没有编制的教师到退休时能够和有编制的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恢复幼儿师范学校,再辅之以完善的教师职前职后培训体系,解决师资困境。

关键词:学习类APP

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要求“凡未经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一律禁止在校园内使用”。近期,教育部出台规定,明确规定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在教育部的规定出台后,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层层加码,纷纷出台更加严格的管控办法。

对此,多位代表委员进行提议,严格监管是好的,但“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会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我国教育行业的应用造成影响,也容易导致在线教育合法性受到质疑,引发民营资本的退出,影响教育资源公平利用及均衡发展。

学习类APP目前应该明确适用规则,完善监管方案。有代表委员建议,完善学习类APP进校备案工作、设立过渡期,在未违反《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应该允许现有进校APP正常使用。

关键词: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

2018年,党中央召开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教育发展举旗定向。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为学校潜心治校办学创造良好环境。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对中小学办学自主权也要重视起来,今年要专门制定落实中小学自主权激发办学活力的文件。

从党中央的方向指引,到政策落地,体现了政府对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决心和力度。今年,关于如何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也受到代表委员关注。目前,有关中小学办学活力激发的具体实施还需要搞清以下问题:影响中小学办学活力激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中小学应该拥有哪些自主权、相关部门如何创新监管和服务、如何在严守标准和规范与充满活力之间找到平衡等等。

关键词:教师群体

提高教师待遇,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在今年两会上受到关注。在此前的两会上,也一直有代表、委员提案,持续为解决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问题建言。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

针对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建议,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大学,辐射引领全国师范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强力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赵国祥表示,目前很多师范学校的非师范专业比师范专业还要多,得从教师培养上解决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关于提高教师待遇,今年两会报告也指出,要持续抓好义务交易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表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教师的关心和重视。

责任编辑:热点聚焦网
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版权隐私|网站地图|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聚焦网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