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大纲公布 烟台一中老师解读最新变化(地理篇)
来源:热点聚焦网 【 】 阅读:

经过教育部相关部门的修订和审定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已经公布。

高考第二轮复习正式开启。

作为山东最后一批采用“3+综合”模式的考生

考纲有哪些新变化?

在接下来的备考中如何应对?

今天,我们特邀

烟台一中高中地理备课组组长张浩老师

为烟台考生带来最权威的解读,

敬请收藏关注!

【一】

地理高考大纲体现对核心素养的要求

2019年的地理学科高考《考试说明》与2018年相比并无变化,依旧体现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观点。

烟台一中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张浩老师预测,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仍可能作为必考内容出现在高考试卷上,考生在复习备考中要认真复习,积极备考。

如“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可能以下列几种方式进行命题:

(1) 和气候、天气系统等知识一起考查。

(2) 和地质作用等知识一起考查。

(3) 和水循环、河流特征等知识一起考查。

(4) 和农业生产活动一起考查。

【二】

从历年高考命题特点看2019年命题动向

 

张浩老师指出,历年高考地理命题体现了“结构保持平稳,导向引领正选用素材新,设问角度活,考纲目标全”的鲜明特点,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的思维品质。

1、引领主干知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知识网络体系的形成。

张浩老师预计,2019年地理试题仍注重考查地理主干知识,且多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区域问题的分析与问题的解决能力。

2、基于学科思维,凸显能力立意,体现综合思维。

地理试题的设问形式层层递进,富有思维含量,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根据图文资料挖掘有用的、关键的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储备的地理知识,经过逻辑推理,深层思考和分析,才能进行正确解答。

3、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渗透“立德树人”的宗旨,结合区域认知,彰显人地协调观。

地理试卷坚持人地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自然与人文充分结合,遵循规律,重现地理问题的探究,强化关键能力的考查,传递人地协调观念。

4、理论联系实际,探讨生活中的地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切口,大纵深,层层递进,倡导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学以致用、分析问题。

5、注重图表阅读,体现地理思维品质。

现代地理教学与备考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能够化繁为简,变抽象为直观。

【三】

复习方法与指导

1、吃透主干知识

2、精练试题

3、精读地理图像

4、精思地理热点问题

教师简介

张浩

 

烟台一中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曾获山东省化学课件大赛一等奖、烟台市实验与多媒体教学二等奖。

2010年获芝罘区地理优质课第一名,2011年获烟台市地理优质课第一名,2012年获烟台市高中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有多篇文章在国家级、市级专业刊物发表。工作以来常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007年获得芝罘区优秀班主任称号。

责任编辑:热点聚焦网
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版权隐私|网站地图|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聚焦网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