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香:亦严亦慈,亦师亦友
来源:热点聚焦网 【 】 阅读:

在华北科技学院环境工程学院,有这样一位班主任,提起她来,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说她“好亲切”,有的同学说她像妈妈,有的同学说她像朋友,还有些调皮的同学喜欢在背后喊她“香香姐”,这位亲切的老师,就是唐海香。

为人亲切,如沐春风

唐海香是华北科技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的专任教师,也是2013级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班主任。

说道“香香姐”这个“昵称”,唐老师爽朗地笑道,“同学们会在微信里会叫,在QQ群里叫,开玩笑的时候也叫。我都习惯了。”

而说起“唐妈妈”这个称呼,唐老师谦虚说,“那可能是因为我的年龄跟他们的妈妈差不多吧”。其实在学生的眼中,之所以跟唐老师叫“唐妈妈”,是因为唐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就像妈妈一样温暖。

最初与唐老师的接触,就改变了矿物班班长张亚健对“班主任”这个词的刻板印象。他与唐老师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大一开学的第一次班会上,唐老师说“你们有什么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可以随时找我。”张亚健说,唐老师是他见过“最和蔼的老师”,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每个学期,唐老师都会给同学们开几次班会,唐老师反复跟同学们强调要利用好图书馆,要多读书,做好大学四年规划,也要做好考研、深造的准备,对刚上大一的同学,唐老师也会督促他们尽快在心态上完成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

2016年11月下旬,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部分学生由唐老师带队到邢台选煤厂进行实习。为了保证所有的同学能够顺利到达,同学们的食宿能够妥善安排,唐老师反复与学生、厂方沟通,只要学生和唐老师能够想到的问题,唐老师都争取尽量帮同学们解决。由于厂方住宿安排的调整,唐老师临行之前还不断提醒和安慰同学们,“选煤厂的住宿条件可能会稍微差一些”,而对于这样的环境,唐老师本人却毫不在意。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

华北科技学院在教辅岗位设置辅导员和班主任来共同管理学生,辅导员在生活和日常工作上对学生进行管理,班主任在专业领域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

作为班主任的唐老师在专业领域一丝不苟,无论是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还是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培养,唐老师都极其严格。

作为班主任的唐老师代煤化学这门专业课,唐老师要求学生实验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容不得半点马虎。为了保证每一步操作的正确性,唐老师甚至手把手教学。在做煤称量的时候,唐老师要求同学们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开始的时候,好多同学想,“这么微小的差距,有必要要求这么严格吗?”可是唐老师坚持在精准度方面严格把关。直到实验结束,同学们才渐渐意识到,由于误差的存在,如果不在称量上做到非常精准,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造成整个实验结果的失败。

唐老师也负责指导部分大四同学机械课的课程设计。由于经验不足,不少同学在最初接触图纸时显得不知所措。这时候唐老师就成了他们随叫随到的军师。小组的同学们把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唐老师,唐老师单独抽出时间来给同学们辅导讲解。在设计阶段遇到新的问题,唐老师就重新找时间给同学们辅导,直到所有同学都顺利完成课程设计。

唐老师很注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反馈。上课时,唐老师会询问同学们关于课程的建议,以便找到适合同学们的教学方法。上课过程中,唐老师发现有同学听不懂或者听讲不认真,就会在下课的时候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考试之前,同学们在复习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唐老师都会耐心解答。但是在考试中,唐老师对所有的同学都“一视同仁”,绝对不会给任何同学提供走捷径的机会,严格把好考试关。

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唐海香一直记在心上。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同学,几乎都与唐老师单独“谈过话”,唐老师要求同学们端正态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成绩。唐老师为了帮助同学进步,还想出了不少新点子,比如组建学习小组、实行一帮一等。2013级的王东宇学习不扎实,唐老师动员整个寝室的同学共同帮助他,在学业上相互帮助,王东宇学习劲头也提高了。

专业领域,精益求精

唐老师1982年在淮南矿院读大学。最初唐老师进入矿物加工工程这个专业,也是误打误撞。唐老师笑着回忆说,当年17岁的她之所以选择了选煤专业,原本以为可以到处走走,相当于全国旅行。

就像当年的唐老师一样,很多同学都是带着疑惑选择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同学们对于这个专业从完全陌生到熟悉,从排斥到热爱,与唐老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学生们都说,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深奥难懂,可是唐老师的课堂总是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上课有了收获,他们才渐渐愿意学习这门专业。

然而,同学们不知道的是,在唐老师“深入浅出”游刃有余讲授的每一节课中,都容纳着唐老师十几年的教学积累。唐老师的生活很简单。“我很少旅游,也很少逛街,只是每天坚持打网球、乒乓球,其他的时间都用来备课。”

唐老师说,只有自己把内容理解透了,才能把课讲好。唐老师给同学们讲授的机械课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但是由于矿物加工工程属于小专业,开设的学校较少,很难像其他公共课一样在网上找到大量的详尽的资料。因此,唐老师经常从图书馆借阅大量的书籍,当看到清晰的彩图,或者是在网上查到的一些完整的机械图时,唐老师就会积累起来。这样十几年来,唐老师每天都在积累教学资源。唐老师的教学PPT,每年都会充实新的内容,唐老师说她希望PPT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

唐老师对专业的把握,对行业的认知,成为很多同学在进行专业选择和深造路上的引路人。在考研阶段,常常会有学生找唐老师咨询报考院校、报考专业等问题,唐老师的回答常常让他们茅塞顿开。

之前,唐老师曾经度过过一段“艰难的岁月”。由于工作太忙,唐老师的孩子才一岁半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幼儿园。唐老师说,当时孩子太小,经常尿裤子,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等下课了才能把孩子接回来。

2003年,唐老师在中国矿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既要做好工作又要安排好学业,唐老师忙得没有时间去照顾家人。唐老师回忆,由于夫妻两个人工作都很忙,所以有一次请孩子的堂哥来帮忙照看。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小孩并不适应,唐老师一大早就接到儿子哭着打来的电话。

唐老师却认为,与工作比起来,个人与家庭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创造机会,走近学生

为了跟同学们交流更顺畅,唐老师把教育类作为床头书,时不时地翻看。她赞同“欣赏教育”的理念。“学生是需要关注的”,唐老师常常这样讲,唐老师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她更能了解学生,包容学生。

作为班主任,唐老师从来不会给同学们高高在上的感觉,她总是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所以同学们都觉得,丝毫感觉不到唐老师比他们大30多岁,跟唐老师相处就像朋友一样。唐老师说,学生虽然很有个性,可是也很可爱。只有你尊重他们,他们才会尊重你。

对待做错事、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同学,唐老师绝不会视而不见。唐老师从不训斥与苛责同学,而是注意跟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因为用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会反感,反而容易融洽”。对于上课不认真的同学,唐老师也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唐老师说,解决这种问题最好的方式是提高课堂质量,用讲课的内容去吸引学生。

按照学校要求,班主任每个学期要给同学们开三次班会。但是唐老师认为,想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去了解他们,以集体班会的形式进行交流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唐老师在规定的班会时间之外,还创造了很多其他与学生交流的机会。由于唐老师既是班主任也是任课教师,因此下课的时间就成了唐老师与学生沟通的“黄金时间”。下课时,唐老师很少离开教室,常常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与同学们聊上几句。在实验课上,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也成了唐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同学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的遇到的各种问题,都会对唐老师敞开心扉。

开学的时候,唐老师会把自己的电话、QQ等联系方式告诉同学们,方便同学们及时联系。每次看到问题,唐老师都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唐老师说,他们的问题“能回答就回答,我不会回答的就请教别人后再回答”,尽管每天都要帮助学生处理很多事情,但是唐老师从来没有觉得烦过,因为唐老师认为“这都是班主任应该做的”。

“我没什么可写的,也做过什么事”,这是在采访中唐老师说的最多的话。唐老师的认真和坚持,对学生的欣赏和关爱,都融入了唐老师的日常,成为了一种习惯。

撰稿:陈骁

责任编辑:热点聚焦网
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版权隐私|网站地图|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聚焦网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