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一条“气象主播遭雷击”的新闻引发了无数网友和各大主流媒体的转载和评论,事件发生之后,除了调侃的、关心的,当然还有不少质疑声:气象主播晓东作为“专业人士”,怎么还能被“雷”到呢?
原来,我市当日的雷雨天气可真是不同凡响,为近10年历史记录中雷电流强度最大的一次过程。
既然这次的雷电这么“凶残”,为什么晓东和摄像小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呢?通过晓东的描述、对视频的反复观看以及对闪电数据的核对,防雷工程师李锐确认这次雷击事件是由雷雨天累积的地面电荷所形成的感应雷造成的,感应雷对人体的危害有限,同时他也对晓东立刻丢掉雨伞的做法表示认可,这样进一步减轻了伤害。
虽然主播遇到的这次感应雷击事件属于小概率事件,那么感应雷击是不是就不会造成危害,可以不用注意防范感应雷呢?答案是否定的,感应雷击的真正危害为下几种:
1.静电感应:建筑物感应起电,能使某些接地设备造成火花放电,引起火灾。
2.电磁感应:雷电电磁脉冲可通过空间传播到接收设备中,产生很强的暂态脉冲磁场和浪涌电流,是易燃易爆场所发生危险事故的主要原因。
3.雷电反击:雷电感应会使建筑物内某些设备的电位升高,严重的话会击穿空气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气象部门也提醒市民,在雷雨天气里,一定要关注气象台发布的雷电预警信号,尽量不要外出,并做好防范,远离危险地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