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不绝的不只是山,还有爱——华北科技学院公益协会会长张倩竹同学支教专访
来源:热点聚焦网 【 】 阅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草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太阳的三寸日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在寒冷的冬日,给大山深处的孩子带来了爱与希望。在这浩大的支教大学生队伍中,就有我校外国语学院的公益协会会长张倩竹同学。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人如其名,一头黑长直的头发柔顺地披在双肩,水灵灵的眼睛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灿烂的笑容,无形之中给人一种亲近感。就是这个温暖的女生,在冬日寒冷的贵州,给大山深处的孩子,带来了冬日最温暖的阳光。

说起支教,张倩竹感慨万千,再次回忆起那段经历,历历在目。跋涉几千里,来到了贵州贵阳市的一个山村小学,路途遥远,颠簸许久,终于来到了这里。眼前的孩子们穿着单薄的棉衣,小脸冻得通红,站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张望着他们这些陌生但却莫名感觉亲切的人。当听到孩子们第一次喊她“张老师”时,所有的舟车劳顿,疲惫不堪就一扫而光了。

当谈到支教生活中最大的困难时,张倩竹眨眨眼睛,顿了顿说:“困难肯定会有的,但是都得克服。我们运气不好,正好赶上了世纪大寒潮,山村没有暖气,每天都特别冷。没有床,只能睡在铺了一床薄薄的被子的地上打地铺,晚上几个人挤在一个被窝里取暖。即使这样,从傍晚到黎明,脚还都被是冰凉的。支教半个多月,都不能洗澡。这恐怕是最难熬的了。”但当她再次回忆这段艰难时,已变得云淡风轻。

“支教一直是我的一个梦,当我知道有这个机会时,我就不想错过。经过一系列的面试,成功地成为了一名支教大学生,无论有多少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坚定的眼神,透露出这个20岁的女孩子不一样的倔强。背上简单的行囊,来到偏远的苗寨,给孩子们打开一扇新世界的窗。

当孩子们睁着大大的眼睛问张倩竹大学是什么样子,北京在哪里时,她的眼中总是忍不住地闪着泪光。每次家访时,她就和那些孩子们一起回家,翻越连绵的大山,泥泞陡峭的山路对孩子们来说,早就习以为常,可是对于走惯了平坦马路的她来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短暂的支教生活,却给了我永远的回忆,”张倩竹说。支教期间,她收获了许多许多,浓浓的师生情,坚定的队友情。最后一天,举办了一场文艺演出,一个个孩子在台上唱歌跳舞,她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满足感。一路走来,她亲眼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当内向的孩子变得爱说话,当不会说英语的孩子说出“hello”时,她的内心感慨万千。

离别时,大家共同吃了生日蛋糕,孩子们都闭上眼睛许了愿,老师们也许下了愿望:“孩子们,加油!”

张倩竹还说,“我只是千千万万的支教大学生中的一分子,尽管我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愿意用这样的微光去照亮孩子们未来的道路!”

责任编辑:热点聚焦网
随机推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版权隐私|网站地图|返回首页

CopyRight© 2011-2015 zgqy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热点聚焦网 版权所有

服务热线: qq1987369246 18612878329

备案号:京ICP备1300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