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2016)》(《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称,在华外资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存在较大差异,东亚地区企业表现相对较好,韩资企业得分最高,而欧美地区(美国、法国、英国)企业表现相对较差,仅为“旁观”水平。
外资企业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显示,2016年外企1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26.0分,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东亚地区的企业远好于欧美地区的企业。其中,韩资企业得分最高(70.2分),达到四星级水平,处于领先者阶段;台资企业其次(52.4分)、日本(40.9分),达到三星级水平,处于追赶者阶段;港资企业(39.1)、德国企业(27.3分),为二星级水平,处于起步者阶段;美国(18.5分)、法国(15.1分)、英国(13.8分)、其他国家(13.8分)和新加坡(8.2分)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依次降低,为一星级,处于旁观者阶段。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的要求,履行社会责任涉及到环境责任、社会责任等方面。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从企业年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的单项报告获得信息,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内容分析和定量分析,得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得分与排名。
在华外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与各国的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因素都有关系,那么中国企业在国外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有何表现?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和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猛,中国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企业在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将面临诸多不同于国内的责任风险与挑战,如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经济水平、民族宗教、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风险与挑战并非一朝一夕能解决,但它将直接或间接制约着中国企业能否顺利“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