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正式发布。“十三五”时期,本市将实施扩大幼儿园学位,实施新中考、新高考,支持在京高校向郊区、京外转移疏解,压缩市属高校、中职院校京外招生规模等措施,2020年,全市将实现教育现代化。
“以租代建”增幼儿园学位
“十三五”期间,本市将通过新建改扩建、以租代建等方式建设一批公办幼儿园或普惠性民办园,不断提升幼儿园办园条件,构建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服务网络。
在入园压力大、土地资源紧张的中心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地区,建设一批学前教育社区办园点,努力满足常住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此外,还将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和家庭合理分担成本的学前教育运行保障机制,继续加大对公办园运行保障的投入力度,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多形式办园,农村地区实施以财政为主的投入方式。
中高考考生将可“选考”
2020年,本市将基本建立符合首都实际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
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将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积极推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优质高中招生名额统筹分配办法将不断完善,实现每所初中校学生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基本均等。中考招生政策加大向高中资源比较短缺的区域和一般初中倾斜力度。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探索普通高等院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改革高考考试内容与形式,扩大本科农村专项招生计划,稳步调整高考录取批次,减少和规范招生加分项目。加快推进高职分类考试,逐步提高分类录取比例,探索职业院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改革试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