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深改组历次会议的讲话中,有一个词频繁出现,这就是“获得感”:
2015年2月27日深改组第十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6年4月18日深改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2016年7月22日深改组第二十六次会议上,习总书记在论述改革成效的检验时,把“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作为重要的标准。
的确,在深改组推动深化改革1000天的历程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实实在在。
这种获得感,表现在深改组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注、对一系列社会事业改革的大力推进上。举凡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教育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等与老百姓关系密切的领域,深改组都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措施。
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诚如习总书记所说,社会事业改革关乎民生、连接民心。要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需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梳理深改组成立以来审议的162个文件,可以发现,聚焦社会民生领域的多达47份,占比近30%,可见深改组对社会民生领域改革的关注程度。
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例。深改组第三次会议上审议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即对这一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重大改革领域提出了总的政策要求,即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