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沪深两融余额继续上升,收报8901.57亿元,创7月26日以来新高。和融资客趁震荡抢筹形成对比的是,周三沪深股市呈现缩量格局,上一交易日全天成交7095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量能是本轮反弹能否延续的关键所在。“资产荒”背景下,资金大概率从已是高位的债市和期市回流至低洼的A股,融资客更有望推波助澜。
融资客震荡吸筹
8月16日,沪深两融余额继续飙升,收报8901.57亿元,创7月26日以来新高,相比8月15日的8803.32亿元,日增98.25亿元。期间净买入额为99.63亿元,融券净偿还量为1.06亿股。
其中,沪市两融余额为4963.2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4893.69亿元增加69.52亿元,增幅为1.42%;深市两融余额为3938.3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3909.64亿元,增加28.72亿元,增幅0.73%。
8月17日,上证综指和沪深300(3379.87,6.820,0.20%)指数小幅回调0.02%和0.15%,深证成指(10906.22,15.540,0.14%)及创业板(527.00,0.000,0.00%)、中小板(795.00,0.000,0.00%)指微涨0.07%、0.32%和0.34%
“近期,两融数据持续攀升,昨日近百亿资金入场,表明融资客对突破上涨后的后续行情看好,逢震荡加仓。但连续大涨之后,指数出现回调,融资资金近期将经历颠簸,但市场回调幅度有限,表明多头支撑较强。”资深投资人士陈先生分析道。
和融资客趁震荡抢筹形成对比的是,周三沪深股市呈现缩量格局,上一交易日全天成交7095亿元。
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研究总监刘光桓指出,周三深港通消息并没有在A股市场上掀起大的波浪,反而引发市场一定的回落震荡,表明A股市场的投资者还是非常理性、谨慎。深港通尘埃落定,市场继续按照本来的走势运行,预计大盘仍然维持缩量震荡的格局,市场将寻找新的结构性机会。
金融板块得融资青睐
从行业看,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非银金融、计算机、医药生物(9373.72,-29.720,-0.32%)、电子和有色金属(4577.61,7.020,0.15%)长期占据两融余额的前五席位,截至8月16日的两融余额分别为806.18亿元、627.97亿元、620.32亿元、535.53亿元和528.73亿元。
8月16日单日融资净买入额的角度看,单日净买入额最大的是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有色金属和医药生物,净买入额依次为22.49亿元、21.14亿元、18.71亿元、9.79亿元和6.47亿元。而融资净卖出位居前五的行业则依次是综合、电子、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机械设备行业,融资净卖出金额分别为1.99亿元、1.69亿元、9974.72亿元、5769.52亿元和4967.22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市场近期大幅上涨并突破前期高位之后出现小幅回调,在情理之中。近期量能也不支持市场的持续大涨,但是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1394.78,1.110,0.08%)主线继续推进,有望带动蓝筹进一步走强。
从个券交易看,融资余额前五席位仍是中国平安(34.68,0.710,2.09%)、中信证券(17.59,-0.020,-0.11%)、兴业银行(16.08,0.020,0.12%)、东方财富(20.72,-0.100,-0.48%)和乐视网(47.42,-0.800,-1.66%),余额分别为117.00亿元、96.17亿元,61.78亿元、59.20亿元和52.39亿元。融资余额垫底的五只股票是宁沪高速(9.25,-0.050,-0.54%)、江铃汽车(26.30,0.140,0.54%)、华新水泥(8.12,-0.030,-0.37%)、中国国贸(22.96,-0.030,-0.13%)和国药一致(70.10,-0.370,-0.53%),融资余额分别为8146万元、1.27亿元、1.54亿元、1.62亿元和1.71亿元。
16日单日净买入额居前的股票则为万科A(26.59,0.740,2.86%)、中航资本(7.25,-0.020,-0.28%)、东旭光电(15.65,0.700,4.68%)、中信证券和西部证券(26.13,-0.220,-0.83%),融资买入额高达12.30亿元、12.21亿元、9.16亿元、9.06亿元和8.92亿元。从上述股票8月17日的表现看,万科A大幅回调1.72元或6.24%,收报25.85元,中航资本上涨1.54%至7.27元,东旭光电跌2.22%至14.95元,中信证券跌0.34%至17.61元,西部证券跌0.72%至26.3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