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发债狂欢”之后,2200家美国大型企业(其中不包括金融机构)的杠杆水平已经达到了“记录高点”,标准普尔发出警告道。该机构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怪美联储给市场注入了“过度的流动性以及资本市场上的借款成本处于较低水平”,而企业盈利的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现在,这些美国企业——尤其是那些“信用评级较低的”企业,这种企业正在变得越来越多——的评级“很容易遭到下调,也很容易受损于债务违约,正如它们在大萧条时期以前的阶段中所面临的形势那样,甚至有可能更加严重”。
标准普尔全球评级机构(S&P Global Ratings)认为,这很明显是个令人担心的问题,原因是美国企业的总债务水平和杠杆构成都已经超过了最近一次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到来之前的时期。
这份报告用于衡量美国企业债务水平的指标是债务中值在企业EBITDA(即未计入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的盈利)中所占比例,这个比例现已触及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这些企业中,面临着最大风险的是那些信用评级为“垃圾级”的公司。信贷周期可能已经见顶,新的融资可能会变得更加昂贵,也更加难以获得。与此同时,对现有债务进行再融资也可能会变得无法做到。这些公司是否还能继续维持生存,要看它们是否有能力获取新的融资,以及是否有能力以非常低的利率来对现有债务进行展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它们就会走向债务重组或是破产——正如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做的那样。(星云)






